购物车 (0)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影视剧里“一吹就晕”的“迷魂香”真的存在吗?

 说起古代用香,除了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外,还有一类“香”也是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迷魂香”!

影视作品中因情节需要,常常会设计这样的桥段——一根竹管悄悄地捅破了窗户纸,一股青烟徐徐而出,顷刻间房里所有的人畜就都被迷的人仰马翻,让人为所欲为!

迷魂香

可是这种让人“一闻就晕”的迷香当真存在吗?

麻醉的起源?

这种所谓利用香烟或药物来将人“迷晕”的方法,其实与医疗概念中的“麻醉”相同,那什么又是麻醉呢?

麻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的一种方法。

1.砭针

麻醉的最早应用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通过应用砭石、骨针、竹针按压特定的位置来起到镇痛治病的目的。这既是针灸的雏形,也是麻醉用于治疗的最早应用。

骨针

2.草药

发展到公元2世纪,中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问世,收录药物365种,其中莨菪子、大麻、乌头、附子等药物具有镇痛或麻醉的作用。

对于中药麻醉贡献最大,名声最响的莫过于神医——华佗。他的麻沸散堪称“麻药”的始祖,更是因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关羽刮骨疗毒”的流传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刮骨疗毒

正如影视作品中并非所有麻醉手段都是用于治疗目的,奇思妙想的人们自然“另辟蹊径”,开发出其他的“妙用”——蒙汗药

“蒙汗药”确有其事

蒙汗药与大名鼎鼎的迷魂香在武侠世界中几乎齐名,若想行走江湖,怎能不随身携带这种居家旅行的必备法宝呢?

 

1.安禄山迷杀契丹人

关于蒙汗药最早的使用记录,可追溯到《旧唐书》中关于安禄山的记载,虽然还未明确称呼其为蒙汗药。安禄山以莨菪子置于酒中,使契丹人昏迷然后将其杀害。

“既肥大不任战,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宴设酒中著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

安禄山

2.吴用智取生辰纲

而最早明确使用“蒙汗药”这个称呼则始于元末明初,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水浒传》。

《水浒传》中共出现“蒙汗药”17处,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例如,在“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一节中写道:

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杨志喝了含有蒙汗药的酒

《水浒传》虽为文学巨著,但毕竟是文学加工作品,其中对于蒙汗药的应用也多是为了推动情节所需要,那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关于”蒙汗药“的记载呢?

3.元代真实案例

在元代法律文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就记载了一个“迷人盗窃”的真实案列!

“大德十年三月,李广志修合懵药,令吴仲一吃讫,昏迷不省,盗讫钱钞。刑部议得:李广志所犯既已刺放,在革前于饮食内加药令人迷缪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论。都省准拟。”

而此番所命名之“懵药”也十分形象,在卷宗后面案犯交代他所修合的“懵药”主要成份便是曼陀罗蓖麻子。

曼陀罗

查找了众多古代有关麻醉和蒙汗药的记载,却并未发现所谓的“迷魂香”,甚至于连吸入性的麻药也未有记载。那是否说明就没有存在这种“迷魂香”的可能呢?

中国找不到,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到欧洲去看一看!

吸入性的麻醉药

有关吸入性的麻醉药的发现实属偶然,而且最开始被应用的也并非是大名鼎鼎的乙醚,而是被称为“笑气”的氧化亚氮。

1.氧化亚氮

1772年,英国化学家制成了氧化亚氮,但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种气体会带来不幸。可年轻的化学家戴维却积极地研究氧化亚氮的特性,发现这种气体不但能缓解疼痛,而且还能让人笑出声来,笑气因此得名,可惜的是戴维并没有继续“笑气”在麻醉上的研究。

到了1844年,“笑气”传到了美国,一名较威尔士的牙医看到了“笑气”的医疗作用,成功地将“笑气”应用于患者的拔牙手术中。

威尔士的“笑气”手术表演

“迷魂香”是“笑气”的可能微乎其微,且不论其达到麻醉效果所需要达到的浓度,就单是让人无端发笑,就已经不可能迷人于无形。

2.二氧化碳

在“笑气”应用于医疗麻醉之前,西克曼医生是第一位提出使用吸入性气体进行麻醉的人。但他所研究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要达到麻醉效果需要高浓度,其麻醉原理是高浓度的吸入二氧化碳使得肺泡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活动的抑制,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二氧化碳麻醉。

这种麻醉效果与“窒息”的原理相似,可想而知,这种麻醉手段风险大,并不会得到推广,“迷魂香”自然也不会是二氧化碳了!

3.乙醚

乙醚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非接触类麻药中乙醚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那是否它的可能性最大?

乙醚吸入装置

乙醚可以达到麻醉昏迷的目的,但要实现这一效果条件苛刻。要达到高浓度、长时间、隔绝空气。仅仅是从管子里喷出气体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且乙醚味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极易被人发现。

网络传言

事实证明并没有非接触性气体可以达到“一闻就晕”的效果,所谓的“迷魂香”也不过是文学家的艺术臆造。

 

可说出这个结论似乎还会有人不信服,说网络上常有报道,有的受害者就是被“晃一下”、“拍一下”、“喷一下”就被迷晕了,更有甚者连意志都不能受自己的控制,而被人骗了钱财!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良药”,医院里麻醉又何苦用着大大的仪器,连着长长的管道,既要监测血压脉搏,又要关注呼吸和不良生理刺激!要是有这样的本事,那些骗子还行骗干什么,申请个诺贝尔奖就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了!

而那些受害者描述的“迷魂”案件,大都是受害者自己听信骗子的技俩上当受骗,而事后又不好意思承认而编造的借口罢了。

温馨提示

虽然“一闻即晕”的迷魂香没有,但不法分子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入口的“迷魂药”、注射的“迷魂针”却是暗藏杀机。年根将近,又是多事之秋。小心谨慎,不贪图便宜,不轻信陌生人,不独身前往僻静场所。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喜乐,欢度佳节!

下一篇:小偷夜入房间,主人头晕,吹了“迷香”吗?迷香是所说的蒙汗药吗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迷香容易买到吗,那要是被人放了迷烟醒后会有哪些症状啊

©quwansc.cn 手机商城 浙ICP证180457号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文三西路迷香药专卖商城 货到付款 无效包退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